生活改善課,真的有這樣的課?這是我從一本日記式的散文上看到的,作者是個日本人。從內文解讀,這個課是會有一個督導,定期(約一個月)上門了解學員日常生活,看她有沒有積極工作、健康社交、保持清潔衛生等... 在日本,很有可能有這樣的課。但是,這樣的課有必要嗎?
文中提到督導於作者家中,說有一個盆栽嘉年華,示意她「應該」要參加,並「强烈建議」她邀請朋友一同出席。作者表示自己沒有朋友,督導堅持沒有可能,並提議她不如邀請一疊來信中的寄信人出席。最後,剔除廣告信件、會員通訊、稅務公函,只有一位公事上有來往但素未謀面女士寄來的明信片,及由這位督導員寄來的通知書。所以最後便跟這兩位「朋友」一同參加了盆栽嘉年華。
我邊讀邊冒汗。如果我是作者,我不能接受這門課!每個月有個督導上來,以世俗的標準去評價我,作為投射者一定會瘋了,因為沒有一項合符標準!然後,強迫我去一個毫無興趣的活動,作為5號仔不能接受,這麼沒意義的事要去幹嘛!再要跟素未謀面的人同行,空白情緒中心要做好人,加上空白喉嚨中心放大能量,不能忍受大家的寂靜,然後為了緩和氣氛,全程不停說話...
這樣也太累了吧?
有關散文:
文稿零頁日記
小川洋子
Photo Courtesy:
The SUN Project
https://www.boredpanda.com/
Comments